查看原文
其他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4.18)

王沁萌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2022-12-21

一、本周重点信息:

1、Iovance Biotherapeutics的TIL疗法BLA获得FDA积极反馈。

2、CG Oncology溶瘤病毒联合K药ORR达到85%。

3、BioNTech公布其联合mRNA治疗的CAR-T产品在实体瘤临床中疾病控制率达到86%。

二、投融资与合作:

1、4月11日,BioNTech和Matinas BioPharma宣布,双方将签订一项独家合作协议,以评估mRNA结合Matinas专有的LNC技术平台的可能性。根据协议,BioNTech将支付275万美元首付款,以及后续合作研究费用。

2、4月15日,Be BioPharma宣布完成1.3亿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ARCH Venture领投,其他投资者包括Bristol Myers Squibb、Atlas Venture、RA Capital Management、Alta Partners、Longwood Fund和Takeda Ventures。资金将用于在多个治疗领域推进其专有的自体和异体工程化B细胞医药(BeCM)平台,并将管线候选疗法推进到临床开发阶段。

3、4月15日,上海迈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完成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投资由高科新浚领投,A轮股东睿赢资本跟投。资金将用于继续加大创新研发的投入、生产管理质量体系的再升级以及量产化产业基地的建设等,持续深耕培养基领域。

4、4月11日,江苏申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清池资本和LYFE Capital(洲嶺資本)联合领投,现有股东夏尔巴投资和联想之星持续追加投资。此前A1轮由瑞华控股、夏尔巴投资、联想之星联合投资。两轮融得资金累计超3亿元。资金将用于申基生物在基因核酸药物原料和OTC居家自测产品研发上的进一步投入、人才团队的扩建以及产品海外市场的商业化。

5、4月14日,上海奈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推进在研的多款新型细胞疗法在实体瘤及终末期肝病等适应症的临床研究与 IND 申报。

6、4月13日,Aurion Biotech宣布完成1.2亿美元的融资,将用于进一步开发眼科细胞疗法,并支持其在日本的上市申请。同时,该公司也计划在美国启动临床试验。

7、4月15日,北京贝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3亿元B轮及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创业、德同资本、华金投资领投,新希望产业投资跟投。

8、4月11日,默沙东宣布与Artiva Biotherapeutics达成合作,默沙东将评估三特异性NK细胞接合剂与Artiva的AlloNK平台产生的临床级AB-101NK细胞组合的治疗潜力。

9、4月12日,Lysogene宣布与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的商业部门Yed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签订全球独家许可协议,用于开发和商业化治疗GBA1突变的神经性戈谢病和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疗候选药物。

9、4月13日,博雅基因宣布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团队达成研究合作协议,探索分析中国结直肠癌晚期患者人群中基因突变频率及相关临床病理特征。

三、企业研发信息

1、4月11日,Iovance Biotherapeutics宣布其Lifileucel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监管和临床更新。FDA在4月初就该产品的BLA给出积极反馈。基于此,公司预计将在今年7月进行pre-BLA会议,并在8月完成BLA递交。同时,公司还计划在今年末启动一项关于Lifileucel联合PD-1单抗pembrolizumab用于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初治前线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三期研究。此前的二期研究中,ORR为87.5%。

2、4月14日,CG Oncology公布其溶瘤病毒药物CG0070联合Keytruda的2期临床数据。结果显示,在18名可评估疗效的卡介苗(BCG)无应答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85%(n=13)的患者维持6个月的完全缓解,78%(n=9)的患者维持完全缓解超过9个月,75%(n=8)的患者维持12个月的完全缓解。CG0070是一款5型腺病毒(Ad5)溶瘤病毒,其中嵌入了肿瘤选择性启动子E2F-1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乐普生物拥有该产品在国内开发、制造及商业化权利,并于2021年11月获得临床批准。

3、4月11日,BioNTech公布公司新型CAR-T产品BNT211的首个人体试验数据。BNT211由两种药物构成,一种是靶向癌胚抗原CLDN6的自体CAR-T细胞疗法,另一种是编码CLDN6的协助CAR-T细胞扩增的RNA疫苗CARVac。在可评估疗效的14名患者中,4名睾丸癌患者和2名卵巢癌患者出现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接近43%。在获得部分缓解的患者中,4名患者接受了单独的 CAR-T 细胞治疗,2名患者接受了 CAR-T-CARVac 联合治疗,疾病控制率为86%。在输注后12周,之前的6名部分缓解患者有4名效果持续,在第18周,1名睾丸癌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安全性方面,大约40%的患者出现可控的CRS,没有患者出现任何神经毒性迹象。

4、4月12日,Caladrius Biosciences宣布,其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细胞治疗产品CLBS201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这是一种研究性自体CD34+细胞治疗产品,可直接用于肾动脉中,以逆转或减缓患有急性慢性肾脏病的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下降。

5、4月12日,Editas Medicine宣布,其CRISPR基因编辑药物EDIT-101用于首位儿科患者,用于治疗Leber先天性黑蒙10型(LCA10)。这是全球首次在体内对儿科患者进行基因编辑实验药物给药。该药物已经获得FDA授予的罕见儿科疾病和孤儿药资格,以及EM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

6、4月14日,Allogene Therapeutics公布其同种异体CAR-T产品ALLO-316的临床前发现。该产品靶点为CD70,用于治疗肾细胞癌(RCC)。目前该产品已经获得FDA授予的快速通道指定。

7、4月11日,Affimed公司公布了其脐带血源性自然杀伤细胞疗法,预先与先天细胞衔接蛋白(innate cell engager, ICE)AFM13 结合,治疗接受过多线预治疗的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1/2期临床试验的最新结果。试验结果显示,接受2期推荐剂量治疗的患者达到100%的客观缓解率,接受两轮治疗后完全缓解率达到62%。

8、4月9日,Senti Bio公布其CAR-NK细胞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上的临床前数据。数据显示,使用crIL-15武装的CAR-NK细胞治疗的小鼠中有效率为62%,而只进行CAR-NK细胞治疗的小鼠中没有体现出有效性。

9、4月16日,Allogene Therapeutics宣布其在加利福尼亚的细胞治疗生产工厂上线,占地面积约12600平方米,将支持公司正在进行的同种异体CAR-T癌症治疗临床试验和潜在的商业化生产。

10、4月14日,EXUMA Biotech公布了其体内生成CAR-T疗法的临床前结果。公司使用能够自我失活的慢病毒载体表达构建CAR-T细胞的转基因,将这些慢病毒载体通过皮下注射递送到体内,在体内转染生成CAR-T细胞。经过修饰的慢病毒可以靶向激活CD3阳性T细胞。研究结果显示,小鼠体内可成功靶向CD19的CD3+ CAR-T细胞,同时可清除小鼠体内的B细胞。

11、4月12日,VectorBuilder宣布,将耗资5亿美元在广州建立一个‘基因研究和制造园区’,包括一个制造厂和一个研究所。预计分两个阶段、用时4年完成。新建成的制造厂将包括30套生产套件,制造包括质粒、mRNA、AAV、慢病毒、细胞系等产品。研究所将专注基因传递领域的研发。 

12、4月12日,Omega Therapeutics公布其靶向mRNA疗法OTX-2002的临床前数据。OTX-2002通过对MYC癌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来治疗肝细胞癌,公司预计在今年上半年递交IND申请。

13、4月11日,广州智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TIL疗法ZLT-001注射液临床申请获得CDE受理。

四、前瞻性研究:

1、4月11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AAV8 delivery of a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y in adults living with HIV: a phase 1, dose-escalation trial”的研究论文。诱导产生广泛中和抗体(bnAbs),是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利器。该研究对8名感染了 HIV 的患者进行 AAV 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通过 AAV 病毒递送编码强效广泛中和抗体(bnAbs)的 DNA,能够在体内长效产生广泛中和抗体,为艾滋病等疾病治疗带来新的有力工具。这也是首次通过 AAV 递送在人体内产生单克隆抗体。(Casazza, J.P., Cale, E.M., Narpala, S. et al.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AAV8 delivery of a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y in adults living with HIV: a phase 1, dose-escalation trial. Nat Med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1762-x)

2、4月13日,邓宏魁团队在 Nature 发表题为:Chemical reprogramming of human somatic cells to pluripotent stem cells 的论文。该研究实现了完全利用化学小分子诱导人成体细胞转变为多潜能干细胞,实现了不依赖外源转基因、完全利用化学小分子诱导人成体细胞转变为多潜能干细胞(即人CiPS细胞)的人体细胞化学重编程技术。(Guan, J., Wang, G., Wang, J. et al. Chemical reprogramming of human somatic cells to pluripotent stem cells. Nature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593-5)

3、4月13日,来自Mayo Clinic的科学家发表了名为Oncolytic virus–mediated expansion of dual-specific CAR T cells improves efficacy against solid tumors in mice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通过系统性递送,溶瘤病毒大大增强了CAR-T细胞治疗黑色素瘤和胶质瘤小鼠模型的肿瘤疗效。CAR-T将溶瘤病毒递送到肿瘤中后,病毒就能够渗透到肿瘤细胞中进行复制,然后使肿瘤细胞破裂,并激发有效的免疫反应。(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bn2231)

五、其他新闻:

1、4月14日,药品定价监管机构(ICER)发布了一份关于Bluebird公司β-地中海贫血基因疗法zynteglo的草案,报告指出该疗法具有成本效益。Bluebird公司于2021年9月向FDA提交zynteglo的上市申请,PDUFA日期为2022年5月20日。

2、4月14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细胞治疗公司传奇生物和康乃德生物列入预摘牌名单。 

3、4月12日,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等组织专家,联合发布《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相关神经系统毒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以上文章共同发表于《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年第43卷第二期。

六、本周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任何公司组织无关,欢迎指正交流):

1、Iovance公司的TIL疗法获得FDA积极评价,若按照公司计划今年8月递交上市申请,则有望在23年底获FDA批准。我个人认为,一但该TIL疗法获批,,可能会有以下影响:

(1)Iovance公司产品适应症为黑色素瘤,意味着细胞治疗已经突破实体瘤。如果此时CAR-T在实体瘤中未取得有效突破,可能会导致资本与研发重点更偏向TIL疗法,从而对CAR-T产生冲击。

(2)FDA对于新型疗法的监管较为严格。一但批准一款疗法,同类型其他疗法就有可对标的产品与标准。在监管层面上更易于批准。

(3)TIL疗法是典型的定制化治疗,而且很难实现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因此会对细胞治疗CDMO提出更精细化的服务要求。

2、无论是溶瘤病毒还是CAR-T,近期研发的热点已经有向联合用药发展的趋势。我个人对联合用药的思考如下:

(1)不同的细胞疗法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即使是已经获批上市的CAR-T产品,也依然需要淋巴清除、桥接治疗等方式辅助治疗。因此,联合用药中,可能‘雪中送炭’会优于‘锦上添花’的方式。也就是打破药物的局限性,其收益可能比单纯增强对方的功效更好。

(2)药物联合的研发可能更多是一种趋势研发,而非具体药物研发。研究具体哪些药物联用会有最好的效果,可能会发现既费力又低效。而研究延误联合的趋势,如:是溶瘤病毒联合CAR-T效果好,还是mRNA联合CAR-T效果好?可能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这样看来,技术平台型的企业可能比专注于某种药物的企业具有更好的前景。
撰文|王沁萌

排版|杨爱虎

—END—

为促进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合作交流,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朋友,微信公众号“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组建了专业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交流群,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进群。由于申请人数较多,添加微信时请备注:院校/企事业单位名称—专业/职务—姓名。如果您是PI/ 教授/主管及以上职务,还请注明。


往期文章推荐:

汇总|已获批上市的38款基因治疗药物

基因编辑最新研究进展(~2022.4.15)

国产新冠mRNA疫苗“竞技”加速!谁能成功突围?

两家mRNA新冠疫苗企业上榜,全球药企营收前20出炉

从pDNA到AAV和mRNA,基因治疗的工艺革新之路

聊一聊基于BCMA靶点的细胞/免疫治疗药物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4.11)

大盘点|全球18款上市干细胞药物

国内mRNA疫苗进展不断,看好疫苗及其上游供应链投资

云舟生物投资32亿建设基因递送研发生产基地

细胞与基因治疗风云正起,看好CGT外包服务行业

洞察 | mRNA药物行业分析报告

调节性T细胞的肿瘤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2022年3月细胞基因治疗领域主要进展概览

三星入局基因治疗,投资基因治疗公司Jaguar

技术及应用不断突破, mRNA疫苗前景广阔

复旦大学团队报道提高AAV基因疗法疗效新策略

基因治疗药物载体亚可见颗粒分析方法概述

基因治疗的竞争格局

和元生物今日正式登陆科创板,开市大涨70%

FDA 发布 CAR-T 细胞治疗药物研发指导草案

细胞治疗产品生产和质量相关法规解析

AAV药物关键质量属性及其分析质控难点

从mRNA药物分子设计到免疫反应

mRNA疫苗:脂质纳米粒递送系统及其辅料的深度梳理

2021年mRNA疫苗技术分析深度报告

传奇生物BCMA CAR-T说明书

细胞基因治疗 CDMO 行业深度报告

从法规角度看病毒载体工艺放大中质量的重要性

经纬行研丨忽然一夜清香发:基因治疗行业研究

聚焦基因治疗领域 和元生物拟首次公开发行1亿股

聊一聊AAV载体上目的蛋白表达框的设计

深度报告|小核酸药物:剑指慢性病广阔市场

中国细胞治疗产业发展白皮书

诺华15亿美元完成对眼科基因治疗公司的收购

2022年生物科技领域十大并购目标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